九游体育官方入口-瓦伦西亚双杀,力保前进步伐
历史,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时代,总是期待着共产党人新的出发。2万共产党员,50万临空港人,始终饱含临空港情怀,以“抢前争先”意识只争朝夕,奋力推进经开区建设发展。
一切发展的成果源于实干。临空港开发区成立以来,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食品工业强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单位”“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台玻生产线
一切发展的成果源于实干。在刚刚闭幕的东西湖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实干”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百亿级重大项目引进实现历史性突破”“国家级任务承接实现历史性突破”“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历史性突破”。武汉临空港经开区成立以来,大力弘扬“抢前争先”意识,践行奋斗者文化,实现发展瓶颈突破和区域量能释放。
今年,临空港经开区围绕“实干”再上力度。经开区以“项目年、落实年”为全年经济工作主线,摆在经济工作的最高位置、中心地位,一切为了项目、为了落实,全年贯穿项目、贯穿落实。
斯坦雷汽配企业生产线
今夏防汛期间,临空港经开区严阵以待
冲前面来:
365天对企业服务不断线
2016年,武汉临空港经开区计划推进亿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建设213个,协议投资总额1239亿元。
对于区域发展而言,没有项目就如水之无源,最终将丧失发展的竞争力。临空港经开区主要负责人认为,将引进项目、尤其是特大项目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最大共识,全员上阵抓项目。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临空港经开区要求园区、街道、职能部门负责人从舒适的办公室走出来、从文件和材料中走出来,全员上阵、实干真干,对准项目引进和落实这个城墙口进行冲锋。
“全年365天,每天都要领队值班、有工作人员服务,随时能够响应项目和企业提出的服务和要求。”金银湖街办事处工委负责人说,大家明白,只有帮助项目和企业克服了困难,他们才会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帮助区域克服困难、稳增长。
指挥棒实现对本土区域的精准引导。经开区对东、中、西三大片区域,分别设置工业化区域、城市化区域、农业化区域的考核指标,东部重在考核服务业、中部地区重在考核工业化、西部重在考核农业“一产三产化”,使考评工作有的放矢。
从策划到落地,从落地到服务,围绕项目构筑服务链条、落实链条,让发展和建设在项目的载体上落实和抓实。
“抓项目没有旁观者、没有超脱者,更没有甩手掌柜,只有参与者、推动者、促进派。”在今年经济工作会上,临空港经开区主要负责人要求,要高举绩效考核的“指挥棒”引导全区上下形成勤于落实、善于落实之风,加大对项目中不作为、慢作为等庸懒散现象的问责力度。
到现场去:
区级领导办公室跑鞋随时准备
“周末时期,来自企业和项目的工作电话随时接听;工作日,项目遇到难题,第一时间带队现场解决。对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在办公室座谈兜圈子,而是直接在项目上破题。”
一名区领导说,宁愿自己多跑路,也要让企业少跑路。在经开区不少区级领导办公室,角落处往往放着一双“跑鞋”,这双跑鞋用于随时随地的下基层、看项目。
坚持以上率下,临空港从领导干部自身开始。以前企业遇到困难想请各部门“开处方”,得耗时“排队”,还不一定看对了“科室”。如今企业遇到困难,直接在区重点项目推进协调会上提出来。各部门工作人员也不再“坐诊”,而是“巡诊”,他们必须根据问题“清单”,主动协力推进问题的解决;督查人员后续督办,保证全面推进。
破解难题,成为领导干部每周一次的项目建设协调小组例会制度,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每一名区级领导成员对挂点街道和园区项目建设负总责,协调建设项目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落实“抢前争先”意识,首先从区级领导干部带头践行奋斗者文化开始。今年,临空港建立实施区级领导“一挂两包”(人人挂点、个个包产业、包项目)工作机制,要求领导干部下沉到基层、扑到项目,抓好联系点内的产业项目策划、招商、协调、推进、建设、管理和服务工作,实现“问题在一线发现”“工作在一线开展”。
在已有的各类项目推进机制上,经开区还将对重大项目列出清单,实行挂图作战。该区确定,区发改委承担项目落实的组织、协调、督办责任,建立明确到每个月的项目清单制度。同时,加强职能部门与园区和街道办事处的联动,对重大项目进行重点督办,将项目的开工情况纳入到各个部门的绩效考核中。
在状态里:
既有明察也重暗访实现压力传导
“你们有什么问题尽管提,我们现场回应、现场研究,帮助你们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今年5月28日,是周六。简短的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后,武汉临空港经开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分别带领由“四大家”领导组成的两个项目服务队,到15个项目工地一一走访,既送服务到项目,又为企业加油鼓劲。
在临空港经开区,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往往选在周末。利用休息时间,既不耽误日常工作,也能让职能部门和领导干部集中利用一个时段,为项目和企业发展解决难题。
不仅有明面上的督查考核,还有暗访。从主要领导开始,区领导将“飞行检查”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方式。
“一次性建成80万千升的产量,从体量来看是全国第一。”华润雪花啤酒今年5月开工,湖北分公司负责人说,作为快消品行业,他们最在乎的是产品生产和推广的速度,因此都是掐着点安排项目事项。
开年两个月,经开区就为华润雪花啤酒易地搬迁召开了4次协调会。雪花啤酒湖北区域负责人说,每次协调会,主要领导都亲自参会调度,对项目遇到的问题给予支持、协助解决。
位于经开区食品加工区的易地搬迁项目,处于土地平整阶段。这位负责人说,项目工地保安报告,今年以来不时会有些穿便装的人过来查看进展。在项目协调会上,他才知道这是经开区工委的领导专程利用休息时间,前往项目进行私访。
抓项目决心之大前所未有,推进项目落实力度之大超过任何时期。临空港经开区一名园区负责人表示,以往部分园区和街道存在的“口头项目”“纸上项目”,现在都按照新要求挤干水分,倒排进度表严格兑现,实现了基层真落实、项目真开工。
关键时期斗志更坚
“四个没有”见证奇迹
今年从6月18日入梅,到7月21日出梅,该区累计降雨量955.6毫米,远远超过常年均值389毫米;6月30日至7月7日,周降雨量达582.5毫米,超过1998年。汉江水口最高水位28.97米,府河最高水位30.32米,超过1998年水位,水面高程超过吴家山城区6米以上。
面对暴雨洪灾,临空港经开区没有一个堤防垸坝溃口,没有一个社区渍水超过一天,没有一条主干道因渍水断绝交通,没有一家企业停工停产。
“四个没有”奇迹的背后,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临空港经开区干事创业文化。
保群众生命安全、保企业生产稳定,关键时刻、急难险重,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始终冲在前面。
从居民疏散到险段把守,从人力调配到后方保障,临空港经开区防汛排渍期间,各项工作有条不紊。
干在深处在各级干部身上体现明显。在深夜、在凌晨、在正午烈阳高照时,临空港经开区党政主要领导都会出现在汉江干堤和府河大堤上,通过全程紧盯、徒步巡查,为临空港防汛紧螺丝、防松懈;党员突击队始终走在前列,战斗在最危险地段,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最艰苦的一线。
有压力,政府承担;再大困难,不转交到企业。在防汛期间,“让企业安全安心生产”是临空港经开区各级党委和政府机关的共识。
经开区提出,越是困难时期,对企业的保姆式服务越要坚持下去,通过平时多体贴,关键时期勤服务,让企业家坚定在临空港经开区长期发展的信心。
7月8日,防汛排渍压力阶段性缓解后,临空港经开区主要领导带队,对区内重点企业一一走访,精准了解企业需求,协调做好服务。
落实赢取速度
从洽谈到投产,仅用6个月
大项目开工创造临空港速度
受经济大环境影响,部分企业对开工信心不足,在某些方面过于犹豫。临空港经开区通过强化落实和服务,实现了项目引进速度快、落地开工快。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能电池项目,从洽谈到签约到投产,仅用6个月,开创了过10亿元项目洽谈签约投产的新纪录。
此前,该企业投资方提出顾虑:项目开工后希望尽快投入生产,相应的招工会紧密跟进,但是企业职工宿舍建设进度无法跟上,新招员工解决不了住宿问题,将会影响企业生产。
该区相关部门经过商议,在合规前提下为该企业落实一批住房,暂时作为员工宿舍,助企业顺利度过过渡期。
苏美道森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在4月时,反映建设工期紧张,希望在未办理完施工手续的情况下先行开工建设。区发改委、区经信局、区土地规划局、区建设局在内的十余个部门和单位立即召开了重点项目推进协调会议。区建设局在会上提前介入,为企业压缩了各部门手续审签等待时间,特事特办,提前25天为企业办理完施工许可证,项目得以提前1个月开工建设。
6月底开始的降水可能会让原本准备7月开工的福建友谊项目延期,但在区领导和工作人员的紧密布局下,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大雨冲刷,项目所在的220亩土地上泥泞一片。为了解决问题,街道及区直属部门的工作人员冒雨调度100多块钢板陆续拼接放置于场地泥巴路上,一条400多米长的平整路搭建起来,渣土车平稳行驶,场平工作顺利展开,项目在汛期如期开工。
杜绝模糊算法,实现精准发力。今年,经开区清理整顿各类“说故事”项目,要求对每一个重大项目做到清楚清晰,实时了解企业的进展、项目的动态,精确安排开工时间。
同时,以项目开工时间倒逼工作流程,促进服务提质。经开区要求,各职能部门要按照项目要求,提供各类服务供给,保证服务的精准性、到达性。
撰稿罗京黄金张雷徐卉婷
评论留言
暂时没有留言!